高速公路運營安全風險與防控措施探析
來源:安全管理部 作者:馮萬平 發布時間:2023年03月29日 10:54:06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速公路作為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人們溝通重要的紐帶,促進各地經濟發展,同時,由于高速公路是一個開放式的運營模式,它上面承載著的各類交通工具,而且操作交通工具的人員來自五湖四海,文化參差不齊,加上極端的天氣和氣候、高速公路病害問題等,交通事故、自然災害時有發生,對高速公路運營安全有著極大威脅?;诖?,本文對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的安全生產風險與防控措施進行分析,探討了優化管理的對策和方法。
關鍵詞:高速公路 運營管理 安全風險 防控措施
一、高速公路運營安全面臨的風險
準確地把握和分析高速公路運營管理過程中常見的風險問題、安全生產風險類型和誘因,加強對各種病害問題的預防和管理,是保證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安全、可靠,保障車輛和人員的安全的重要基礎。造成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的安全生產風險的原因多種多樣,需要對此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基于這些問題和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不斷地改進和完善。
(一)自然環境帶來的風險
由于高速公路是一個開放的運營環境,外部安全生產風險是造成病害和事故的主要原因。隨著通車年限的不斷增加,各類病害不斷顯現,如G42滬蓉高速宜巴段核桃樹大橋,因處于軟巖地帶,山體不斷位移,導致該橋梁多次檢測被評為4類橋。G42滬蓉高速宜巴段峽口隧道,由于長期降雨,導致隧道上方形成暗河,最終導致隧道頂部大面積滲水。再如長期降雨導致的山體滑坡,下雪導致路面結冰,這些都是人為不可控制因素帶來的風險。
(二)人的不安全行為帶來的風險
在高速公路行駛的車輛都是由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操作的,每個人的開車技術、安全意識、受教育程度都各不相同,一些不規范、不安全的行為,如疲勞駕駛、帶病駕駛、不按照交通規則行駛、超速或者駕駛事故車輛等極易引發交通事故,作為運營單位,如果應急反應和應急處置不及時,容易誘發新的安全事故,嚴重威脅到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三)高速公路設計上帶來的風險
高速公路要翻山越嶺、跨江跨河,就必須建橋修隧,宜昌運營公司轄區高速公路橋隧的總量、長度位居全省首位,全線共有橋梁993座、隧道101座,整體橋隧比56%以上?!督煌ㄟ\輸部關于深化防范化解安全生產重大風險工作的意見》(交安監發〔2021〕2號)文件中將風險特長隧道(3000m以上)內發生火災、爆炸風險列為重大風險清單,宜昌運營公司3千米以上隧道20座。除此之外,宜昌運營公司所轄滬渝高速長陽段滬渝向K1244+900~K1265+900,渝滬向K1244+900~K1218+900,兩處長大下坡最長連續縱坡為26km,最大縱坡為5%,據統計,2021年該處發生交通事故57起,占滬渝高速紅花套至白羊塘段交通事故總數的65%。
(四)安全管理責任不落實帶來的風險
2014年山西晉城晉濟高速巖后隧道“3·1”特別重大道路事故,由于監控員未及時發現并上報事故,當天值班領導擅離職守,事故調查報告中間接原因包括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運營主體責任不落實;2017年陜西安康京昆高速“8·10”特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由于管理所未按要求開展日常巡查,憑經驗長期關閉事發路段引導照明燈,事故調查報告中間接原因包括運營管理單位主體責任不落實。宜昌運營公司轄段641.8公里,每一公里的坑槽未及時修補、路面拋灑物未及時清理、情報板未及時修改、消防滅火器過期未及時更換等等,都是安全管理責任不落實的具體表現,都可能造成事故,或者無法防止“二次傷害”,減少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針對安全風險具體的防控措施
高速公路運營管理過程中的風險比較多,造成風險的因素多種多樣,且風險難以預測,管理的難度大。要減少風險造成的影響和損失,就必須強化安全管理意識,采用適合的對策和手段,不斷地提高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的安全生產風險防范和管控的水平,最大化地減低風險,有效規避和轉移風險。
(一)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
管理制度和機制的制定,可以起到很好的約束和管束的作用,促使安全生產工作的開展實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減低風險事故的發生概率。相關機制需要根據實際需求,不斷地進行完善和優化,保證其作用有效地發揮。所提出的制度要求,需要嚴格地遵循和執行,保證制度有效落實。一是健全并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著力構建“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責任體系,嚴格考核制度,筑牢責任鏈條。二是結合單位實際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如培訓教育制度、風險管理制度、應急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章制度和流程等,避免因操作不規范、管理不規范等造成的風險問題。三是加強養護施工單位和機電代維單位的管理,完善監督考核制度,落實痕跡化管理,做好安全巡查檢查記錄,保證相關記錄準確、詳細,并將其作為養護施工單位、機電代維單位及相關人員的責任追究、考核管理的有效依據。
(二)提高風險防范和監督管控能力
為保證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的安全性,降低安全生產的風險,需要提高風險防范、管控和處理的水平,認真地做好安全隱患治理和風險防范一系列的工作,準確地識別風險、及時的發現和排查風險、高效化的處理和治理風險。一是督促責任單位加強高速公路日常運營管理過程中的隱患排查、上報和治理一系列的工作,在具體實施中,需要明確常見的風險類別、風險的主要影響因素、存在的不穩定因素,要明確風險隱患排查內容、頻率,風險隱患最適合的解決和應對措施,制定科學合理、經濟可行、安全可靠的整改方案。二是加強道路養護管理,對高速公路實施標準化的養護,如保障相關設備的檢查和維護標準化,保證養護施工作業的規范化,認真地做好道路養護管理和日常的巡查維修工作,為高速公路的安全行車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三是按照“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安全生產總方針,科學合理地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和設備,做好應急監測相關工作,并根據實際需要合理地設置監測點,全面、全方位地把握路段路況信息,及時地收集和發布信息,把預防工作做好。
(三)加強重點時期重點領域風險防范
重大節假日車流激增,惡劣天氣等是高速公路事故的重點致險因素。要重點關注雨霧冰凍、汛期暴雨高溫等惡劣天氣預警信息,做好極端惡劣天氣情況下安全風險防范,重點分析濃霧團霧、邊坡水毀、道路積水、路面結冰等致險因素,及早部署各項安全應急保暢措施,提高應急處置效能,確保轄區道路安全穩定。結合季節性特點,加強施工現場、宿舍樓、倉庫、食堂、辦公樓、機電房、橋隧等重點場所和重點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對本單位消防設施設備維護保養,嚴格規范水、電、氣、火使用管理,嚴防火災事故發生。其次,針對運營時間逐年遞增,各類道路、橋隧病害不斷顯現,要督促責任單位依照規范嚴格落實道路巡查頻次,重點分析隧道、橋梁、高邊坡、長陡下坡和事故多發路段存在的病害和風險,排查隧道機電、消防設備隱患,切實做到“早預防、早發現、快處置”。做好涉路施工現場風險管控,加強涉路施工安全監管,加大施工現場安全經費的投入力度,規范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設施配置,強化施工人員的安全培訓,嚴防涉路施工安全事故發生。
(四)不斷提升應急處理能力
科學有效的應急處置,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傷害和財產損失。一是運營管理單位要以本單位應急預案體系為指導,積極聯合高警、路政、消防、地方應急、醫療等單位,開展操作性強、針對性強的突發事件綜合應急實戰演練,檢驗應急響應、信息流轉、應急處置流程規范性與合理性,檢驗應急隊伍協同作戰能力,結合演練情況進一步修訂完善基層應急預案,切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此外,還需要保證應急物資完備化,如相關的機械設備、物資等配備齊全,以保證在事故危險發生時能夠及時、快速調動,快速地解決和處理風險事故。二是要深化警路企共建機制。依托現有的信息化設備,整合信息資源,實現“警路企”的信息資源互聯、互通、共享,切實加強警路雙方的應急救援和值班工作等方面的交流,形成各司其職、相互理解、協調聯動、配合有力的工作局面;進一步強化聯合巡查管控機制,采取區域聯動、交叉巡查、錯時巡邏的巡查方式,最大限度做好轄區路面巡邏管控工作;結合轄區實際情況,推進道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全力做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預防工作。
三、結語
綜上所述,要充分地認識到高速公路運營管理過程中安全生產風險防范和管控的重要性。首先,需要強化對風險因素的識別、判斷和分析,明確風險的成因,加強其中的不穩定性因素的監督管控。其次,要構建系統完善的風險管理和防范監督體系,保證風險防范與監督管控落實和執行到位,通過做好監管工作、預防性養護管理工作、日常維修建設和應急管理工作,強化全員安全管理意識,保證各項措施的有效落實,提高安全管理的質量水平。再次,要預防管理上的漏洞,減少漏洞造成的風險,以免造成“二次傷害”風險等。通過這一系列的工作,保證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安全、可靠。
- 上一篇:《紅巖》讀后感
- 下一篇:讀《與韓荊州書》有感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湖北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湖北省紀委監委
高速公路網站